商鞅變法中的“強國重器”——商鞅方升“以度審容”,2300年前測出來的容積誤差就只在±5%,它代表了大秦度量衡的統(tǒng)一,開啟了中華民族大一統(tǒng)的時代。不久前,一期《國家寶藏》節(jié)目讓千年文物商鞅方升進入大眾視野,讓“中國計量”成為網絡熱詞,更讓擔任商鞅方升現(xiàn)代守護人的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院長方向著實火了一把。
從事計量工作20余年,對古今中外的計量故事如數(shù)家珍,但在電視屏幕上以科普使者的身份對計量進行這種形式的宣傳,對方向來說是第一次嘗試;正如站在全國政協(xié)的舞臺上,以全國政協(xié)委員的身份履行自己建言獻策的神圣職責,對方向來說,也是第一次。“是至高無上的榮譽,更是沉甸甸的責任。”
“參與錄制《國家寶藏》節(jié)目給我很多啟發(fā),所以我的第一個提案就是關于科學普及和科學文化。”方向說,那期節(jié)目在網上引起網友的熱評,吸引“粉絲”無數(shù)。“這給我很大啟發(fā)。中國古代科技發(fā)明曾推動世界變革,新中國成立以來,中國在科技領域也取得了一系列創(chuàng)新成就。我們應該對自己的科技文化有充分的自信。但現(xiàn)在我們的科研能力、科學成果科普不到位,公眾對很多科學知識不夠了解,科普傳播渠道和方式滯后于公眾需求,科技文化自信普遍缺失。”在提案里,方向建議重視科普工作,挖掘科普素材,創(chuàng)新科普形式,加大主流媒體的科普力度。“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昌平基地,被人稱為是一部生動的物理、化學實物百科全書,我們也希望有越來越多的公眾走進基地來了解計量科學知識。”
當聽到李克強總理在《政府工作報告中》中部署“要全面開展質量提升行動,推進與國際先進水平對標達標,弘揚工匠精神,來一場中國制造的品質革命”時,方向心頭為之一振。“‘品質’的內涵不僅僅是傳統(tǒng)意義上的產品耐用、質量好,還應該包含新科技、新技術的使用,這些新科技、新技術讓使用者擁有更美好的使用體驗。”
“要完成這場‘品質革命’,離不開質量基礎設施的保障。”質量基礎設施包括計量、標準、認證認可、檢驗檢測、質量管理機制政策等,被稱為未來世界經濟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的重要支柱,與交通、通訊、水利、文化教育、醫(yī)療衛(wèi)生等基礎設施一樣,是經濟和社會發(fā)展的基礎,是質量提升領域的根本保障,是實現(xiàn)我國經濟高質量發(fā)展的重要基石。
如何加強國家質量基礎設施建設?方向認為,不僅要緊跟國際質量發(fā)展動向、完善質量基礎設施的戰(zhàn)略布局和建設規(guī)劃,還要加快質量扶持制度研究、完善質量基礎政策體系。
方向所在的科技界別多是來自全國各大科研機構、科研院所的院士、專家、學者,科技創(chuàng)新、科技規(guī)劃、科研人才是大家共同關心的話題。但在聽完方向的幾次小組發(fā)言之后,大家發(fā)現(xiàn),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心起“質量”來。
“我是一名科技工作者,也是一名質量人,我希望更多人關注到質量與科技的關系。事實上,兩者本就密不可分。”方向就像一名“使者”,努力播撒著質量與科技的種子。
而對《計量法》的修訂,作為一名計量科技工作者,方向有著更深刻的理解。
2018年國際單位制(SI)將以量子計量、物理常數(shù)為基準重新定義,國際計量體系將予以重構,測量技術迎來革命性的關鍵發(fā)展期。這場變革將帶來測量范圍的大幅擴大和測量精度的大幅提升,最終將實現(xiàn)無處不在的最佳測量。“這場變革在短期內看起來對我們的日常生活不會有太大影響,但這種影響將是深遠又深刻的。所以,《計量法》的修訂也必須關注到這一變革對計量工作方方面面帶來的長遠影響。”方向希望,新修訂的《計量法》不僅能滿足質量強國建設的需要,而且能考慮國際單位制變革帶來的長遠影響。